这个时候,艰难的选择摆在了雷军的面前,做还是不做?这个决定将关乎小米未来十年的发展,过去的75天里,雷军每天都在思考,最后,在经过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后,雷军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这个决定背后,有很多原因。雷军说,米粉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在年初的几次米粉交流活动中,他感受到了米粉对小米的热爱,更有米粉放话,“只要小米造车,他就一定会买”。当然,米粉的这种口头承诺并不具有任何约束力,他们最终会不会买小米汽车,还是会取决于小米造的车是什么样子。
对雷军而言,他要考虑的是更现实的问题。小米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小米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雷军说,他知道造车对小米是一个不小的风险,但经过十年创业,小米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比如小米有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有全球第三的手机业务,有最好的智能生态,当然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这让小米能够亏得起。
确实,充沛的现金储备对造车尤为重要,目前主要的几家造车新势力无一不经历过资金链危机,而小米拿出100亿美元打底后,其造车项目则可以轻装上阵,少去了缺钱的烦恼。
雷军还透露,过去两个月以及小米造车消息正式宣布后的两个小时,很多投资大佬都来询问是否可以投资,但他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小米要全资来造车,因为他认为,只有汽车和手机生态链全部拉通,才能带来无所不至的智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