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相亲留阴影:这是场“弱肉强食”的游戏
2011年的五一节,实在受不了母亲的唠叨,张琳开始相亲。她一开始“广撒网”。大部分相亲对象都是父母、亲戚、朋友介绍的。频率也很高,最多时每周3次。
“我的相亲经历,说多了都是泪。”张琳的第一个相亲对象是个工科男,大张琳四岁,由母亲的同事王姨介绍的。王姨说,男生的父母虽是工薪阶层,但为人实诚,男方是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目前在某供电国企做工程师,有房有车。
这次相亲如同赶鸭子上架。张琳是那种话不多的人,工科男也是半小时憋不出一句话的类型。张琳形容,见面时“空气很安静,气氛很崩溃,现场很悲剧”,她低着头只顾喝水,只是余光察觉到,对方正斜着眼打量着她,她继续低头摆弄手指,平时口齿伶俐的她,此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张琳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在相亲的前晚,她还打印了一页“相亲指南”:若出现冷场,可以从天气聊起,不要轻易打听对方收入等。但到了现场,她全忘了,第一句话竟然是“你吃了没?”随后,她意识到当时已是下午3时。
男方很快切入正题:老家肇庆,广工毕业,中大读研,在广州工作8年,刚买房,月供5000元。
张琳有点敏感,她觉得对方是那种成熟又现实的男人,聊天进行了15分钟,她果断下结论:两人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