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是怎样炼成的?袁岳简介袁岳职业经历 袁岳最详细的个人资料
2013年袁岳参加过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职来职往20130425期等电视节目……
袁岳:别把马云吹得神乎其神 大多数淘宝商不赚钱
袁岳:我拿到的第一笔天使投资,是厦门人给我的
袁岳《论职业选择的十大关系》
袁岳:创业改变人生
“霸道”袁岳:我注定和创新折腾一辈子
圆圆的月亮在地上 – 袁岳
袁岳博客,袁岳联系方式,袁岳讲师,袁岳培训师
袁岳老师人情世故三十六计(袁岳:36条人情世故)
袁岳: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袁岳认为,大学生要学习以下三个方面的东西:一是增加自己的见识,拓展理想境界;二是人生技能的学习;三是基础职业技能的学习。
读大学时,如果我们还按照中小学的方法一路读下去,是极其不利的。我们做过一个研究,学生在这个体制中间待的时间越长,离职业的距离就越远。在读小学之前,一个孩子胡说八道都能说出来长大以后想当警察叔叔、长大以后要做明星,这个比例在80%左右。等到小学毕业的时候,只有50%的人能说出来。中学毕业的时候,30%的人能说出来。大学毕业的时候,15%的人能说出来。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不到15%的人能说出来。
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在大学的时候跟社会、职场建立某些通道。实习也好,做志愿者也好,或者到社会上跟人沟通也好,甚至尝试着做一些小生意创业,哪怕在淘宝上开个小店也好。当你以某种方式直接跟社会建立联系时,你感受社会的方式至少有两个渠道:一是在学校作为一个学生;二是模拟成为一个社会人。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对你的社会要求是不一样的。你在淘宝上开个小店,人家只把你当作一个开店的。你作为一个大学生开小店,人家对你的要求就会少一点儿,你会发现人家把你当小孩对待。这个时候,你会感到你的角色是微妙的,并开始培养新的感受世界的角度。你再回来学习的时候,感受就会有差别。
这个意思就是说,有一种模式是在学校里按照满堂灌的方式学习,还有一种是你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独立角度,然后再来学习。这两种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美国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有三个基本的不同点:第一,美国大学生比较有自我见解;第二,美国大学生大部分有自己独立的社会经验,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平均每个人有三次实习经验,中学生平均有一次实习经验;第三,美国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人脉,比如说,自己跑到另一个学校参加论坛、创业、设计比赛,或者组织一个社团,或者去支教,用自己独立的社会活动获得独立的社会人脉。45%的美国大学生的第一份社会工作,就是由独立的人脉而得来的——因为我认识这个人,所以他们让我去;另外45%的美国大学生通过招聘找到工作;只有小部分大学生是托别人的关系帮忙找到工作的。
而我们的同学的独立人脉太窄了,大概只有35%的人能做到。也就是说,65%的中国大学生没有任何的独立社交关系。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因为社会资源是跟社会关系连在一起的。经常有同学在听课、听讲座后发消息问我:这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一定回复:“错的。”如果我们认识两个人,或者多个人,就能够认识到不同的观念,就不会成为简单的人。而现在的学生要么简单地听老师的,要么简单地拒绝老师,不会有自己的建设性。
学校的职责就是为我们提供社会资源,构建作为一个合格的职场社会人的前提条件。北京百年职校校长给我介绍说,他们的教学重点是做好人生技能教育与基础职业技能教育,让学生学会起码的做人方式,去做好一个学徒。他们的模式是两年制教学,一年校园学习,一年企业实习,出来的学生很受欢迎。这位校长说:“我们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来设计,而不是按照自己关门编的教材来设计。考试没那么重要,工作的态度与技能才重要。”
对于这位校长的话,我完全赞成。虽然他是一个中专学校的校长,但我觉得他的话也适用于绝大多数大学。我很推崇大学采用类似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如果说以前的大学教学还有知识传承的作用,现在的大学基本上正走上阻碍青年人融入社会的方向。
其实,学校像一个大土堆。你首先要弄明白你要干什么,然后再到大土堆里去找什么肥料。而学校现在的方法是把大家都放到土堆里,搞成同一种味道。比如说你是一根葱,葱要的养料和小麦要的养料是不一样的。你得弄明白你是谁、需要什么养料。如果连你都不知道,那么学校也不知道,老师更不知道,就只有把大家放在大土堆里面变成同一种味道了。这样的话,我们还要这个大土堆干吗?
所以我觉得,大学生要学习以下3个方面的东西:
一是增加自己的见识,拓展理想境界。这个境界不是简单的意识形态与陈词滥调,而是鲜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种世界观是通过观世界而获得的,这种方法论是敢于去联系实际,去行动、去反省、去解释、去改变。我们今天遇到的信仰、世界秩序以及社会政治、经济难题,都涉及怎么去看与怎么对待的问题,不回答、假答案与权威所做的刻板答案都不能达到启蒙与增长年轻人理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