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沉睡”资产。 版书镇江坑村把老村部、大会堂、油坊和一处闲置平房维修后租了出去,每年租金超过4万元。
投资“潜力股”。 如三溪镇三溪社区以4.5万元入股社区干部控股经营的物业公司,俞村镇桥埠村投资25万元入股客商投资新建的加油站。
这些措施成效初显。据统计,2015年旌德县全县68个村有55个村(社区)拥有了经营性收入,累计达到285万元,同比增幅超过三成。
要想富,先“修路”
其实,旌德县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解决了多少难题。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中一不小心就会踩雷。比如,按什么时间点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是尊重历史还是照顾现实?现行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不能超过50人,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量成千上万,怎么登记?集体经济公司怎么确保“不犯错误”?这些难题目前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需要各地自己去找答案。
旌德县摸索出了一条通路。例如,通过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解决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如何认定,以什么时间为确认时点的问题;用“政社分开”,集体资产管理组织只负责管理,不直接参与运营的办法,保证了集体资产管理中权责分开,不给村干部贪污腐败的空间。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苑鹏 表示,“大一统”的集体经济曾经给农业、农民带来严重灾难。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自主选择,让农民共同决定合作方式、共同设计监督和激励机制,是提高集体行动绩效和保障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