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饵块是云南人心中家乡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 云南十八怪之米饭粑粑叫饵块, 这才是美食
云南的饵块制作,为什么要打成条呢
其实,饵食不只是云南有,但因为地域等因素,以麦粟为主的北方首先失却了这种吃法,代之以麦饼、馒头和面条。把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以面蒸而食者日“蒸饼”,又叫“笼”,即今日之馒头;面中掺入鸡蛋、鸭蛋、牛羊之奶,煎炸而成的称“截饼”;后来把面条称“汤饼”。反之,南方盛产稻米,这一饮食习惯也保留了下来。但完全保留饵食文化的地方就只有云南,更是变成了云南人的一种日常。
现在,在云南随处可见的饵块、饵丝、米线、糍粑等等一系列美食都是饵食。如果你来了云南,到街上随便问一个人,若是让他以后再也不吃饵食了他能接受吗?小南,这个答案应该100%的是做不到吧。反正小南我是做不到,好啦,我要去吃大救驾了,馋死吃不到的小伙伴
饵块是云南的风味食品之一。小锅卤饵块是昆明的著名小吃。云南花灯《游春》载歌载舞介绍昆明食俗,历数“好吃的东西”时,首要的便是“卤饵块”。最有名的卤饵块名店,数端仕街小锅饵块店,其选料精心:肉采鲜嫩小公猪肉或宣威老火腿,饵块是冬吊浆米春成的“官渡饵块”,腌菜用威远街丁家的“丁腌菜”,韭菜和豌豆尖取自张官营,葱则用安宁甜弯葱,酱油必用玉溪的通海酱油,汤水是浓酽的简子骨汤,加之火候的拿捏,烹制的精心,品味甜咸适中,油润喷香,软硬宜口,创出了昆明卤饵块的名牌。
饵食其实并不始于云南。《周礼》记“笾人”所得到的“羞笾之食”中,行军作战的干粮就包括“糗饵粉糍”。“糗”是把米饭(或豆饭)爆干捣碎,以便保存和携带;“粉”是炒熟的豆屑;“糍”是将糯米蒸熟捣碎后做成的食品;“饵”是粳稻米蒸熟后春制而成的圆而薄的小块饼状食物,“饵块”之名当与此有关,都是行军中便于携带又能够即食的干粮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