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香最美味之处,不在其味,而在于一个“传”字。昭通回族有“传油香”的传统。做了油香的人家,要把油香分送给亲朋好友、远邻近舍,这就叫“传油香”。传油香和做油香可以同时进行,大人们一边做,一边让孩子们四处传送。被分派传油香的孩子,欢呼雀跃,容光焕发,端一个香味四溢的篮子走家串户。回来的时候,篮子空了,心却满了,急着向父母报告别人家的感谢或问候。
一家人若是在早上做了油香,那么最迟到了晚上,油香就已传遍各家各户了。新月初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饭甑子里都飘出了油香的香味,有种万家灯火,同食一餐的味道。
麦芽糖
相比蔗糖的现代,蜂蜜的时尚,麦芽糖就像一个守旧怀古的老人,坐在时间的门槛上,向那些怀旧的、不思茶饭的人,投以琼浆,好让他们沉醉于它古老的甜气里。
昭通的麦芽糖多以玉米和小麦做原料。玉米的浆汁经过几天的熬煮,变得浓稠甘甜,以麦芽点制,就成了甘美的糖稀。再熬上一顿饭的功夫,麦芽糖便可以粘上花生、核桃、凤尾、米花之类的食物,做成香脆的花生糖、核桃糖、凤尾糖和米花团子。儿时吃过麦芽糖,童年就有了甜蜜的标记,纵然远去,却不遗失。
除了上述吃法,在昭通,麦芽糖还可以做成叮叮糖,葱管糖、丝窝糖等等。葱管糖就像一根根细葱管,糖管中装入炒熟的豆粉,香脆甜蜜。丝窝糖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拉扯和拔丝,变得纤细丛密,麦芽的香味在拉扯和抽丝中一阵阵挥发出来,每吃一口,都是香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