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锐直言:“消费行业并非空白市场,很多赛道都有强大的巨头,在过度供给的大背景下,实际上没有哪一家消费公司有非存在不可的理由。”因此,他认为真正的制胜点是一个在Vision、价值观和执行力上都突出的团队,投资人们需要找到那个能造时势的英雄。而周凌霏认为,头部公司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下一条增长曲线,或者突破下一个增长瓶颈,这将是消费品牌持续要回答的问题。
而真格基金戴雨森判断2021年或许会迎来洗牌之年,浑水摸鱼的消费创业公司可能会活不下去:“很多品类不够有锐度、市场空间不够大的品牌,即便在去年拿了很多融资,也有可能会慢慢发现做不大,然后逐渐倒下了。”
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将继续在2021年迎来品牌大迭代。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品牌会被淘汰。
在新与旧犬牙交错、相互渗透的这一年,投资人们看到老树发新芽的机会:新品牌在快速的铺线下、自建供应链;传统品牌也在飞快的学习电商、直播、社交媒体营销。比如在袁野看来,传统品牌的挑战并不在于新入局者,而是在于能否洞察出变化背后隐含的新变量。而帮助他们与新变量结合,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共同的机会。
关于新品牌,还有一些有趣观点:
王华东:所以有人会觉得新品牌的泡沫很大,主要是因为在拿传统公司去跟他们最对比。但这种对比往往并不成立,事实上有些新一代品牌已经是不同的物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