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上推演,巨头的下场几乎是必然的:“社区团购处于阿里、拼多多、京东这类商品电商和美团这类本地生活服务电商中间的渗透地带,因此对于巨头而言既是进攻也是防守。”蒋科说。
不过,这桩生意对巨头的战略作用仍处于假设阶段。“接下里的几个季度里,这个假设会经受考验。”汪天凡认为,烧钱抢市场未必是明智之举,“这是一个前端利润只有小个位数百分点的零售业务,没有敬畏之心,是很容易把自己烧死的。”
在巨大压力下,部分创业者开始寻求被收购,但真的没有守土成功的可能吗?事实上,在当下的战局焦点——生鲜买菜上,巨头的优势可能并无法在短期内直接复用,在不同城市的落地更是千差万别。蒋科表示,从专注服务一个地区起手的创业者,还是有机会在主场和全国作战的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尤其以北上广深以外地区为大本营的创业者,“只要更好地深耕本地、构建壁垒,还是可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优势”。
简而言之,这是无法一招鲜吃遍天的生意,目前看来会是列强割据而非一统天下。创业者们即使只在1-2个地区打透用户、掌控供应链,同样足以支撑百亿美金的公司。郭山汕同样看好非一线城市的发展潜力,他表示,长沙武汉西安等内陆主要城市的本地消费能力惊人,消费模式和消费服务创新非常突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观,房价相对合理,外省物资进入的流通成本低,接下来值得长线关注。
消费生活的另一重镇是:零售渠道。在2020年,线下零售犹如四面开花——KK馆、调色师、wow color、Harmay、BA饰物局等集合店在过去两年被资本青睐,且逐渐成为新品牌的孵化器。
张沛元认为,相较于上一代渠道,新选手真正的迭代表面在于自助式、仓储式的商业模式,内核则是向消费者让渡话语权。“新一代消费人群更知道自己要什么、自信心更强”,这是当下新消费的底层逻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