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丨天然去雕饰
清蒸是蒸菜中的元老。简单调味的食材,直接上锅蒸熟即可,全凭食物本味取胜。其中,最适合清蒸的就是鱼类。这种吃法也一直受到食客的推崇,清代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曾记录了蒸制鱼类的方法,比如“刀鱼用蜜酒酿、清酱放盘中,如鲥鱼法蒸之最佳。”对于追求原汁原味的人来说,清蒸无疑是最佳选择。
▲ 如果鱼足够新鲜,那么清蒸就是对它的最高礼遇之一。/《舌尖上的中国II》
有着广阔水域的湖北,水产丰富。毛主席当年南下视察,就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梁子湖,是武昌鱼的主要产地。武昌鱼作为一种食材,在中国的食用史已有上千年,但是在研究人员眼中,它的定名时间只有半个多世纪(学名:团头鲂)。
▲ 清蒸武昌鱼。
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在吃货眼里,鱼只分两种:好吃和不好吃。武昌鱼属于前者。清蒸武昌鱼嫩白晶莹,在浅浅的盘子中,润在汤汁内,格外明亮诱人。刚刚经历热力熏蒸的鱼肉紧实弹牙,细嚼微微回甘,余韵悠长,鱼皮嫩到不时会调皮地黏在筷子上,每一口都是湖鲜的自然滋味。
粉蒸丨给食材扑一层“粉底”
鱼在湖北绝不止清蒸一种死法。粉蒸也是“鱼生”终点站之一。蒸菜中能与清蒸比肩的只有粉蒸无疑。湖北仙桃的沔阳三蒸,就是集粉蒸之大成的代表。所谓三蒸,即蒸鱼、蒸肉、蒸菜。
▲ 沔阳三蒸。
新鲜食材拌上米粉,再蒸制,可以有效锁住食物内部的汁水,口感更鲜嫩,味道更醇厚。米粉遇热后的颗粒感,与包裹的食材的口感,形成一种巧妙的对比,整道菜的层次因此更加丰富。谷物的清香与肉类的脂香,让人难以拒绝,粉蒸肉则是将两者融合得最不露痕迹的一种方式。与鲜肉相比,不少湖北人更喜好吃剩下的肉做出的粉蒸肉,认为这样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