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个人微信
相比私域流量,有个更超前的概念,大家可以先了解下——KOC,英文全称就不写了,反正也看不懂。
这个是对应KOL而言的,KOL是意见领袖,KOC是贴身服务管家(我自己的理解)。KOC的表现方式是个人微信,对微信号的运营,大部分人都是错的,尤其是在朋友圈乱发广告,最终的结果都是被屏蔽。
KOC的玩法就不一样了,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发朋友圈,看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发相应的内容。
关注到我公众号的人,有部分加了我的微信号,为了打造一个称职的KOC,我日常发的内容多是一两句左右的个人经验见解、一些励志的段子,或者逗比的文案。有趣、好玩、深度是我的个人标签,也是我个人号KOC的标签。
试想一下:一个有5000人好友的微信号和一个关注数有5000个粉丝的公众号,哪个私域流量池的价值更大?
自然是微信号了,就算别人屏蔽了朋友圈,记得还可以私聊的,点对点的私聊,其效果比群发短信、电话销售都要大,不过要注意的是文案,不要硬广,不然也是会被拉黑的。
4. 企业的私域流量池载体
与个人不同的是,企业有更大的体量和资本,企业的私域流量比个人可以多做一个APP。
一些做公众号有了百万用户的,都会去开发APP,对他们来讲,自己的公众号是个私域流量池。但是自己开发的APP,是超私域流量池了,把用户导入到APP中去,才真正的完成了洗用户的闭环。
四、如何玩转私域流量?
知道了流量池,也知道了私域流量的载体,接下来问题只有两个:如何把用户从流量池导入到私域流量?以及,如何维护好私域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