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子鸡。
近年来,总有振兴河南菜的提议,说要复刻民国菜肴,甚至复刻大宋菜肴。其实,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
我们熟悉的日本料理大多定型于二战后,风靡全国的川菜江湖菜,很多菜品甚至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才出现的,食材和食品工业科技的进步,无时不刻地在影响着我们的口味,与其复刻,不如想想如何将河南菜做得符合当代人的口味。
河南历史悠久,为什么豫菜却没名气?
能吸引人的美食都是有着强烈的地域性或是极致的味道,无论是四川的麻辣,还是海鲜水产的鲜美。而豫菜的口味居中,反而让自己没有了特色,无法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变成了不尴不尬的存在
“川、鲁、粤、淮扬、闽、浙、湘、徽”,这是中国人熟知的八大菜系,也算是中餐的代表。即使是八大菜系之外的地区,提起一些代表菜,很多人往往也能脱口而出,例如东北的锅包肉、贵州的酸汤鱼、西北的手把肉……然而说到河南,不少人都接不下去。
在这个全民自称“吃货”的年代,豫菜几乎很少引人注意,代表菜品更是寥寥无几。前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涉及到河南美食,很多地方都是轻描淡写,除了黄河鲤鱼焙面之外,还讲了一个在上海陪读的河南妈妈学习红烧肉的故事。而那一集播出后,还在网络上引发了红烧肉做法的大争论。
事实上,无论是问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河南当地到底有什么代表性美食,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说“烩面”。可在当地美食家、大厨眼中,这是对豫菜赤裸裸的羞辱,烩面只是一种小吃,怎么能代表河南美食,只有那些大菜、名菜、硬菜才能算。可令人尴尬的是,没什么人都说出几道豫菜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