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能可贵的是,这档节目并不仅仅限于戏剧表演,还重在挖掘经典背后的历史印记。在创新节目模式的同时,承载了艺术多样性,从真实的历史故事到呈现的节目内容,都生动丰富又具备可看性,体现了国内文化综艺的制作水平。
戏剧舞台重现经典
想要在故事里品读中国文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就一定是节目的核心和基础。只有故事具备完整性,这档节目才有可能成功进行戏剧化的演绎。
从故事选材来看,以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为主要题材,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依托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传播后,故事已经有了观众基础,大众的理解度熟悉度也相对较高。
同时,以历史影像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在保障故事完整性的基础上,也能够确保历史信息的准确性。需要重新演绎的经典故事,能够通过现代化的语言解读出新的内涵与意义。
首期节目讲述的是革命先烈李白从事情报工作的抗战故事。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于1958年拍摄,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情报工作者的电影。如今,通过实力演员胡歌、刘涛重新演绎,革命英雄的故事再一次走入公众视野。
为了呈现优质的舞台表演,节目在场景设计上首次创新使用“1+N”多舞台模式。观众可以同时在多个空间看到故事并行发展,在阁楼里发电报、西柏坡接收电报、敌人在监听间捕捉信号以及一步步追捕“李侠”等多个场景。借助话剧的表演方式,运用科技手段丰富视听,让戏剧表演更加专业。
节目将影视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到戏剧表演舞台,立体展现了不同场景的故事片段。强化了叙事的节奏感,同时也让人物情绪更加饱满,带给观众强烈的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