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融合,看似是接地气,其实更是向世人展现文化河南内心细腻的“诗意”。而这些古老的乐器从锈迹斑斑的文物中,从穿越历史的乐音中款款走来,重现朝气地带给我们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动,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份震撼与感动能传达给更多的人去共同见证华夏古代音乐历久弥新的记忆。
相关链接
几件亮相《新春国乐畅想曲》中的代表性复原音乐文物:
八音之中,金石为先。首先来看出自春秋时期的新郑歌钟,它音域宽广,具备完整的七声音阶结构,音律和谐,音色动听,能够演奏出来丰富多变的调式和旋律。
王孙诰编磬来自春秋时期的南阳,是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编磬以天然石片次第排列来确定音高,其音色宛如“投玉敲冰”,与编钟齐鸣时金声玉振,相互辉映,再现了庙堂雅乐之遗韵。
来自战国时期信阳的漆绘锦瑟,瑟是古史记载中最早的丝弦乐器,在仪礼中是主要的弹拨乐器,需要演奏者双手一前一后交替扶弦。以漆器见长的楚人为素雅的瑟绘上了灵动明丽的图纹,工艺十分考究,具有实用和欣赏双重价值。
之前到过西安,看了大唐不夜城、大雁塔,走过古城墙、钟楼和鼓楼,仿唐建筑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感叹这就是长安城,这就是千年前的大唐盛世。
《唐宫夜宴》突然亮相河南春晚!“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朝少女们从画中走出来了!可是突然想到了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包括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这十三个朝代。公元618年李渊建唐就是东都,公元690年武则天更是迁都洛阳,“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在唐朝的一百多年都无差别作为京都。谁都不能抹杀河南的洛阳“天下之中”的浩瀚气势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国都”地位。有点跑偏了啊。
回到《唐宫夜宴》,辉煌唐宫拔地而起,千里江山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一步步将我们带到唐宫夜宴之中。十四位体态丰腴,俏皮可爱,憨态可掬的“唐朝少女们”从画中活了过来,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唐式斜红妆容、瑰丽的齐胸襦裙,从嬉戏打闹、梳妆打扮到整理妆容、参加夜宴,美轮美奂,仿佛我们置身于唐朝盛世的夜宴,真是梦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