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和他客户的利益紧密捆绑,最近四五年,他名下都会有1000万-2000万的贷款,这些钱主要转借给冷库客户一起来收购苹果,少则三五万,多则上百万。
2019年夏初的陕西苹果园
再过一两个月,陕西新一季的苹果早熟品种会陆续上市。一亩田是农产品信息商务平台,其分析认为未来水果肯定不会延续目前的涨幅,随着荔枝、火龙果、西瓜、甜瓜等即将大量上市,供应增多会平抑价格;但是相对往年来说总体供应量仍有减少,预计平均价格还会比去年高。
老杨冷库里余下不多的苹果出库价已经在六块钱以上,品相好的要七八块,几百箱苹果将陆续发往北京新发地。
大买家:价格频繁变动是大忌
梁山(化名)一般在新发地等着接来自各地的时令水果,不过,近期不是陕西的苹果,他在忙着买卖荔枝。
5月下旬,他的合伙人、买手到南方收荔枝,但那天只收到两车货、几十吨,梁山有点儿着急,因为不管有没有荔枝出货,他租下的临时摊位都得如约付钱。
除了这段时间的荔枝摊位,梁山在新发地还有一个冷库和店面。那是2018年竞拍得来的,110平方米冷库5年的使用权,贵得令人咋舌:有人豪掷300多万,只为一个靠近门口的冷库位置;极少数位置很差的冷库,也要数十万。
新发地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向周边城市输送以万吨计的农产品,日吞吐蔬菜1.8万吨、果品2万吨。梁山付了10万块钱报名费,才有了那场拍卖的入场券。一通加价后,他拿到了一间算中档的冷库;拿着POS机的工作人员,似乎不太开心他想刷两张卡的提议,尽管这个金额差不多够在北京买套公寓的首付。
除了这一大笔钱,这些水果批发商每个月还要交1-2万多元租金。“我哪天要是不净赚3000块,就等于亏了。”梁山说,这段时间他店里每天的销售流水在10万出头,毛利率在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