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小长假,贺先生趁着亲人生日,回了一趟冷水江,他说,当车离家越来越近时, 那一草一木显得格外亲切,连空气都像是有了熟悉的味道,记忆也在指引着他的回家路。乡愁里有记忆中抹不去的风景,杨市镇的毛先生说,这次回家想再爬爬龙山,看一场雾凇。
来送弟弟和弟媳回家的刘先生已在深圳深深扎根,已经三年没回家乡了,他说:“以前的娄底可以说是巴掌大的地方,听说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区变美了,绿化升级了,道路变宽了,交通方便了,有机会一定要回去看一看。”
乡愁是一双儿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同时,也在乡下留下了特殊的“留守”群体。离开家乡的游子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不得不走进一座座陌生的城市,在异乡打拼,与亲人聚少离多,面对着大城市“石屎森林”,心中充满惆怅。
一个人在外面奔波,父母日渐年迈又难以尽孝,“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让游子们心中倍感惭愧。“父母年岁越来越大,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作为子女,不能在家陪伴他们,实在愧疚。”在外地工作20多年的伍先生说起他的乡愁,是他那家中年迈的父母。
而对在深圳一家五金公司工作的宋先生来说,还在读初中的那双儿女,最让他牵挂。他说,每次和他们视频聊天的时候,他们总满怀期待地问,爸爸回来给我们带什么礼物?每当回乡快到家时,第一个出来迎接的总是他们俩,帮着提东西,围着他转。儿女的乖巧懂事,是在外漂泊的宋先生最大的安慰。
以前“书信很长,车马很慢”,人们把对亲人好友的思念寄托在“云中锦书”上,再到电报机、座机、传呼机的更替,如今,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的人加入了微信“大家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越来越发达的通讯方式,越来越便利的出行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我们早就不再需要空对明月寄托乡愁,也不会再“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也许现在,游子们的“愁”淡了许多,没有了那种撕心裂肺般的浓烈情感,只是甜蜜而又有点苦涩的回忆,但这些回忆却牢牢锁在记忆库中,因为有些“乡”早已回不去了。
《记住乡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记住乡愁第一集观后感 《记住乡愁》观后感
记住乡愁观后感1000字 记住乡愁纪录片影评
央视记住乡愁主持人 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
有关乡愁的演讲稿大学生 记住乡愁第二季全60集
记住乡愁第五季 乡愁不老歌词 记住乡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