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文化
山林溪间盛产茶叶、香菇、竹笋、薏米及鹿、石鳞、河鳗、甲鱼、穿山甲等山珍野味。《福建通志》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齐青”、“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蛙蚶蚌蛤西施舌,人馔甘鲜海味多”等诗句,这些都是古人对闽海富庶的高度赞美。
福建人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烹制出珍馐佳肴,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闽菜。福建菜,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
闽东
佛跳墙
闽菜风味,以福州菜为代表,同时也是闽菜的主体,不仅流行在闽台地区,更是海内外唐人街随处可见的闽菜代表,更有“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
福州地处沿海,闽江穿城而过,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这种地理环境给福州带来丰富多彩的食材,凡举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所以,优越的环境与丰厚的文化积淀,遂使福州能集闽菜之大成,成为闽菜的主流。福州菜喜用黄酒、红糟、糖醋、胡椒、虾油等。黄酒香醇,炒菜、制汤皆宜,特别是制汤,可使汤汁酒香味浓。红糟入味蕴香,又有淡淡的酒香味,用来爆炒海鲜、河鲜以及灴煮肉禽,如“淡糟螺片”、“淡糟鳗鱼”、“淡糟田螺”、“灴糟鸭”、“灴糟羊”等。
荔枝肉
闽南
闽南菜盛行于厦门和泉州、漳州地区,东及台湾。其菜肴特点是鲜醇、香嫩、清淡,并且以讲究佐料、善用香辣而著称,在使用沙茶、芥末、橘汁以及药物、佳果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如“春生堂酒焖老鹅”、“桂花蟹肉”、“同安封肉”、“闽南姜母鸭”、“香蕉虾枣”、“炒沙茶牛肉”等菜肴,都较为突出地反映了闽南浓郁的食趣。
沙茶面
南普陀素菜出自千年名刹——南普陀寺,它是典型的传统寺庙素菜,以米面、豆制品、菜蔬、魔芋、木耳等为主料,出名的菜品有40多种,每道菜有的以色泽取名,如“彩花迎宾”,有的以主料取名,如“双菇斗丽”(斗丽=豆豉),有的以形态取名,如“半月沉江”。
南普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