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一年后,他再次考入浙大,又再次被退学。
痛定思痛,在第三次高考后,他成为浙江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
毫不夸张地说,刘同学是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一个缩影。
一份当代大学生空闲时间调查数据显示:有82%的受访者表示,会将空余时间用于网络休闲,男生打游戏,女生刷网剧;只有14%的受访者称,将时间运用在了兼职实习上。
大学生空闲时间分配表,82%的受访者将空余时间用于网络休闲
多少大学生,每天过着放纵不羁的生活。
他们坚持不懈地在朋友圈立flag,写着“我会好好努力,不再熬夜”,却大学四年,越睡越晚。
中国青年网关于大学生熬夜原因的调查显示,玩手机以71.35%的比例占据榜首。活在手机里的调侃真实发生了,有38.5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当代大学生熬夜原因比例分布图,其中玩手机占据最多,兼职占据最少
更怕的地方在于,许多大学生将自己的玩乐合理化,日常就是假装努力:
四级回回裸考,考了四年,还是徘徊在300分;
偶尔去趟图书馆,借了一堆书,却大多是小说。
刷着别人努力的微博,自我安慰着过了今天,实际上,明天也只是今天的复制粘贴。
假装很努力,成了许多大学生普遍的幼稚病。
2015年04月28日,安徽省安庆市,学生在某高校的课堂上玩手机 / 视觉中国
中国高校学生课堂出勤率偏低的现象,已较为普遍,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逃课率也随之增高。有数据显示,大一学生的出勤率为87.6%,大二为75.7%,大四的学生将近一半都会逃课。
混了四年,毕业论文也多是糊弄完自己糊弄老师。2015年,青海某高校一份调查显示,80%的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都是临时找的。
用不到一个月甚至两周、一周的时间写完论文。基本的原创性都很难保证,更别提创新性。
混日子的后果,会在工作、就业后立马显现。
一名大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一年内连续遭到11家公司炒鱿鱼。用人单位表示:他情绪化严重、专业素质低,做事不踏实。
无数类似案例证明,没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是很难在社会立足的。